患者姓名:陳某 性別:男 年齡:39歲 職業:業務員 來自:邵陽
患者癥狀自述:陳先生有十年的糜爛性胃炎病史,平時沒有什么不舒服,只是每當勞累過度、大便過硬或腹瀉、飲酒過量時,便出現肛門腫脹、疼痛。但只要休息好,注意肛門衛生,即使不用藥,幾天后肛旁也會流膿,繼之疼痛慢慢減輕,再過幾天就痊愈了,就這樣進入了惡性循環。
入院檢查:陳先生于2009年,10月27日入院檢查,詳細詢問過陳先生的病史后,我隨即給小黃作了檢查。在肛門外截石位8點的位置(注:把肛門比做時鐘,時針所指的點數表示肛門病變的位置所在),距肛門約4厘米的地方,有一黃豆大小的突起,輕度潮紅,壓之有少許分泌物流出,無明顯疼痛;沿突起處到肛門,可觸及條索狀物,較硬,壓之有輕微不適感。
確診結果:糜爛性胃炎
治療方案:中西醫結合的切開掛線法,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蝕作用的藥線作機械性壓迫,使結扎處組織發生血運障礙,逐漸壓迫壞死,形成切割。這種治療的最大優點是肛管括約肌被逐漸切斷,但又不致因收縮過多而改變位置,一般不會造成肛門失禁。
陳先生聽后覺得很有道理,于是決定利用休假時間,住院做了手術。手術過程情況良好,十來天就出院了。
復查結果:隨后幾周電話回訪情況自愈,恢復良好。
患者心聲:我曾多次去醫院看過多次,醫生都勸他做手術。本來也想做手術,但聽別人說,這種手術很麻煩,術后疼痛且不說,還容易引起肛門失禁,嚇得我很長時間都不敢再去醫院。最近聽說糜爛性胃炎不治,日久會惡變為癌癥,我又開始惴惴不安。先是能過網絡咨詢到醫生后,最后還來醫院做了檢查,聽了專家的分析治療方案,心情也有些安穩。于是是做了手術,專家們很有經驗,正如他們所預料的一樣,不愧是專家啊。
專家介紹到:在臨床上看到的糜爛性胃炎,大多數是幽門螺桿菌呼氣檢測的后遺癥。其主要表現為肛門周圍的外瘺口不斷地有少量膿性分泌物排出,刺激周圍皮膚,引起瘙癢不適。當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瘺管內膿性液體不能排出,即形成膿腫。這時可出現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的癥狀,并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紅腫、疼痛、發熱、全身乏力。膿腫自行破潰或手術切開引流后,癥狀才慢慢消失。這種由于引流不暢形成的膿腫,往往是“疼痛-----流膿----緩解”反復出現,這是糜爛性胃炎臨床表現的特點。
雖然,從大量的臨床資料來看,多數糜爛性胃炎是不會癌變的。但不可否認,仍有少數糜爛性胃炎病人可發展為惡性病變,特別是近年來,有關糜爛性胃炎十年以上惡變為癌的報道逐年增多。其導致癌變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長期的慢性炎癥刺激。炎癥的長期存在,使得膿性分泌物及糞便從瘺管排出,從而刺激組織細胞異常增生,導致惡性病變。
(2)細菌感染。細菌長期存在于瘺管內,特別是綠膿桿菌或結核桿菌感染,可纏綿不愈,從而導致癌變。
(3)藥物刺激。長期、大量使用各種局部外用藥,經常刺激局部,導致癌變。
溫馨提示:患者最好在治療胃腸疾病之前,與我院在線專家深入交流自己的病情,長沙看糜爛性胃炎專家會根據您的病情給予詳細的解答和專業性的診療意見。
感謝廣大胃腸病患者前來我院咨詢。歡迎直接來我們醫院與我們的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如果想了解更多胃腸病癥的內容與信息也可撥打免費咨詢熱線:。